有時候真的很佩服央視的譯制片。
《啊海軍》國內常見的只有兩個源——國語配音版和俄語配音版。
說來也怪,俄國人給里番和AV配音都是同聲傳譯——原聲配上微弱的棒讀,配音甚至不能蓋過原聲,更別說對口型卡時間了。偏偏這部片子是名副其實的俄配版,只能聽到微弱的原聲,俄語也不再是每句話說完后的解說,而是取代了角色們的對話。
我費盡心思才找到原聲版,不禁感慨于當年譯制工作的講究。
上譯的厲害之處包括:
1,大仙貝們含糊不清的池沼口音(全世界軍人的通病,我聽本省教官說話都得七分靠猜),特別是那段“眼睛不要東張西望”“沒有精神”,十幾個仙貝的怒吼聲混雜在一起,聽原文只能聽到“喂哇呀哇呀!”。而上譯居然能把這些旁白音分離出來。
2,老電影是沒有分離音軌的,所以當時蘇聯引進這部片子時也只是讓配音蓋過原聲。但中國在處理這些影片的時候,直接把聲音全部剪掉了,然后重新配音效和配樂——甚至讓管弦樂團來扒譜,以復刻原片的音樂。
3,本土化非常成功,以至于中配版的海軍比原聲更有精神——類似的還有二二六、太平洋的相關影片,“天皇陛下萬歲”的配音,感情真摯到必須去墓地錄音,不然容易被群眾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