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蛋中“孵”出疫苗是一種傳統且有效的疫苗生產方法,特別是用于流感疫苗的生產。這個過程涉及多個步驟,以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主要步驟及安全性保障措施:
病毒分離與培養:
- 首先,科學家從流感患者的樣本中分離出流感病毒。
- 這些病毒經過基因改造,以減弱其致病性,同時保留其免疫原性。
接種雞蛋:
- 受精雞蛋(通常是10-12天孵化的雞蛋)被用于培養病毒。
- 將病毒注入雞蛋的羊膜腔或尿囊腔中,然后雞蛋在溫控環境中孵化幾天,使病毒在雞胚中增殖。
病毒收集和滅活:
- 孵化后,雞蛋中的液體被收集,含有大量繁殖的病毒。
- 這些病毒隨后經過化學處理(如用甲醛或β-丙內酯)進行滅活,確保病毒不再具有感染性。
純化:
- 滅活的病毒顆粒經過多步純化過程,以去除雞蛋蛋白和其他雜質。
- 純化步驟通常包括離心和過濾技術。
質量控制與測試:
- 每批疫苗在生產過程中和生產后都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控制測試。
- 這些測試包括檢測疫苗的純度、效力、安全性和無菌性。
臨床試驗:
- 在疫苗被批準用于人類之前,必須經過多階段的臨床試驗。
- 這些試驗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反應和保護效果。
監管審批:
- 通過臨床試驗后,疫苗生產商需要向相關監管機構(如美國的FDA或中國的NMPA)提交數據。
- 監管機構對數據進行審查,并在確保疫苗安全有效后批準其上市。
持續監測:
- 上市后的疫苗仍需進行持續的安全監測,以識別任何潛在的罕見副作用。
這些步驟確保了從雞蛋中孵化出的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達到高標準,使其能夠被安全地用于公眾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