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數億年間,中華大地是西低東高,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在漫長的地質時期都泡在淺海里,這就是為什么從湘西鄂西到廣西越北的廣大地區都遍布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降水流水侵蝕碳酸巖形成的,前提就是陸地大量由碳酸巖形成,而熔巖形成的原生巖石或變質巖不會以碳酸巖為主體,碳酸巖一般是在海底漫長時期的海洋生物殘骸堆積形成的。當年更沒有東流入海的長江黃河。是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一西一東一抬一拉的巨大力量,扭轉了中國地形東高西低的格局,形成了現在西高東低的三級階梯,長江黃河的前身也在這之后的年代里沖破三門峽(三門古湖)和三峽與洞庭湖,開始東流入海東西貫穿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