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倫理規范是主客觀統一的,因為它同時涉及到客觀的社會要求和主觀的個人道德意識。
客觀性:行政倫理規范建立在社會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的基礎上,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它們反映了社會對行政行為的要求和期待,是每個行政人員在履行職責時必須遵循的標準。這些客觀標準確保了行政行為的公正性、透明性和效率。
主觀性:同時,行政倫理也依賴于個體的道德判斷和價值觀。行政人員在執行公務時,需要將個人的道德意識與職業要求相結合,做出符合倫理規范的決策。這種主觀的道德意識幫助行政人員在面對復雜情境時,能夠自覺地選擇符合社會利益的行為。
因此,行政倫理規范的有效實施需要將客觀的制度要求與主觀的道德自覺相結合。只有當行政人員在內心深處認同并自覺遵循這些倫理規范時,才能真正實現行政行為的規范化和合理化。這種主客觀的統一使得行政倫理規范不僅僅是外在的約束,更是內在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