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說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已經好多年了,但是材料屬于高屋建瓴地行業,想有所突破尤其是產業革新實在太難,現在帶點高科技成分的材料產業不足10%,剩下的一大半在即將被革新的化工行業。如果想在新材料行業里馳騁學有所用,只有一條路,卷,使勁卷,起步為博士,卷到能接觸到大公司的研發崗,否則本科車間四班倒,碩士實驗員。博士要選對研究方向,除了去國內幾家材料研究所以外,剩下材料方向大公司只看研究方向是否和業務方向相符合。現階段材料行業有一個很差的往下擼就業模式,碩士干本科的活,本科干專科的話,專科沒人要。想來想去,想給后輩提點建議,但是好像真的沒什么辦法,沒什么有含金量證書可考,行業也不看實習經驗,最主要的就是看你能不能待的住熬的住,本科碩士去工廠做個3-5年,搞個車間主任實驗室主任還是可以的,如果不是一條心搞研究,那些高深的材料理論基本無用,進了工廠有另外一套理論知識,要靈活一點學習些現在的應用方法。
2、我目前在自來水從事水質檢測。2015年剛畢業是在一家稀散金屬公司從事檢驗工作,2018年跳槽到自來水公司。工作8年,目前到手工資5000元/月。之前那家公司,怎么說呢,有好有壞。一、地方偏,不過包吃包住,沒啥花費,能存錢,剛開始到手工資3500元/月,最后我快走的時候到手工資6000元/月,五險一金按最低繳。二、挺不自由的,要穿統一的工服,上班不能帶手機。三、畢竟是家族企業,里面裙帶關系很多。四、化工企業,防護不好,對身體有害。說實話,學這個專業,最好要么就繼續深造,要么就選擇考公務員或者當老師。實在不行,轉行(特別是對女的)。
3、選導師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考察老板的課題方向是否有前途以及老板的人品,一般課題方向偏應用(橫向項目較多)的的導師的學生比較好找工作,如果課題偏基礎研究(比如催化)就最好讀個博,爭取有機會進高校(武漢普通一本及以上的高校不太好進),我有師兄靠三篇SCI一區文章進了華農,也有回老家進其他高校的師兄師姐,也有企業的(工資很不錯)。
本人小碩一枚工作三年,進面板廠半年,做科研助理兩年(如果想讀博可以考慮,一定要好好看看課題組的方向和老板人品)有點失敗,現去某單位做科研管理崗,雖有波折,但也有收獲,目前工資還算滿意。建議材料碩士畢業找工作的可以看看近幾年成立的一些新型科研機構(一般是事業單位),這種目前需求比較高,工資待遇還不錯,我拿過杭州的一個offer,工資加補貼有30w,性價比較高可惜太遠沒去。考公、考文職太卷不建議,主要是很費精力還希望不大。當前就業環境不好,做實驗之余盡可能學一些工作上可能用上的知識技能或者有些實習經驗很重要。
總之,讀研前、畢業前一定要盡可能考察清楚課題組的情況和本市本地區甚至全國的工作機會,有針對地學些實用技能、知識,才能少走彎路,給自己找一個長久的棲身之地。
4、以目前的就業和待遇來說,材料在傳統工科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針對碩士及以上,本科就業范圍很窄,相對競爭力較小),主要也是因為新能源和半導體帶來的風口,材料的工作環境就是傳統制造業的工作環境。生產依靠機器、人員跟著生產計劃走,大多企業加班較多,可能所學的絕大部分知識和工作用到的是兩個體系。工作的環境就是制造業大環境,如果對制造業有抵觸情緒的,一定一定要轉行,當然可能你腦海中想的很多不喜歡的原因到你實際做起來沒那么差,但如果有喜歡的(一定趁早轉行或考研換方向)。對于工作,盡量選擇風口上的行業,選擇盡可能純血的歐美外資企業,能更好的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最后就是,不論學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永遠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