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以為福壽螺是怎么引進國內的?
就是咱當成寶貝請進來的啊!
福壽螺又名蘋螺,它是我國從國外引迸的一 種巨型食用肉螺。凡是魚塘,稻田水渠 ,池塘水溝等 均可養殖 。 它以綠色植物為食, 飼料來源廣,繁殖率高 ,個體較大, 營養好,經濟效益高,是 當前養殖業上的熱門貨,又是一條新的致富之路——"福壽螺的食用和經濟價值."今日科技 05(1985):23.
禧壽螺 ,又名蘋果螺,原產于南美洲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河流域。 一九八一年引進我國試養……福壽螺具有適應性強,食性廣,生長快,繁殖力強,產量高等優點……進行了現場考察,深感福壽螺是一個很有推廣價值的淡水養殖新品種……高蛋白,低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風味獨特,好似海味……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一種滋補食品……養殖福壽螺是致富的好門路之一,值得大力推廣——"水產養殖新秀——福壽螺."湖南水產 05(1985):27-28+2.
福壽螺是原產于南美……在國外(如南美各國及法國)有較長的養殖歷史,早已成為這些國家的一種熱門食品。由于它的營養價值高,能吃上這門珍貴名菜似乎是一種享受。所以,海外華人把蘋果螺取名為“福壽螺”——"南美大螺——福壽螺的養殖."江西農業科技 03(1985):33-20.
為促進福壽螺養殖業的發展,(上海)市農科院科技科技情報研究所與市人民廣播電臺農村組等單位協作,于今年(1985)二月起先后舉辦多期福壽螺養殖技術培訓班。(上海)市郊和江蘇、浙江兩省附近地區的一批專業戶、農民、教師和城鎮居民參加了學習。有些單位的在職職工怕失去學習機會,利用調休時間趕來參加——本刊通訊員."上海市農科院情報所舉辦福壽螺養殖技術培訓班."上海農業科技 03(1985):44.
當年把它當個寶貝一樣的引進來,各地不遺余力的宣傳推廣,現在自己管理出了問題,就開始妖魔化,它就是個螺……怎么當年就“營養豐富”“滋補美味”,現在就“全身是毒”了?當年不知道它吃綠色植物嗎?不是認為這是個食性廣的優點嗎?怎么現在就成了危害作物了?當年不知道它繁殖率高嗎?不是覺得是個優勢嗎?怎么現在就批評它容易泛濫了?還有回答搞笑的提到人家殼薄,媽呀,這不就是當年說的“出肉率高”的優勢嗎?
福壽螺變成今天這番模樣,是它的食性導致的嗎?是繁殖能力導致的嗎?唯一的原因不就是大規模推廣的時候完全沒想到它如果逃逸到野外會產生什么后果嗎?不就是推廣和養殖過程中沒有對防范逃逸做哪怕一點點的考慮嗎?
生物入侵到底是生物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承認事實就這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