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雖然是無脊椎動物,但它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并不簡單,能夠感知外界刺激并對其做出反應。那么,當它們遇到疼痛刺激時,它們會有什么反應呢?
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不同的科學家和動物保護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認為,螃蟹對于疼痛刺激只是做出了本能的反射,并沒有真正地感受到疼痛。另一些人則認為,螃蟹對于疼痛刺激有明顯的規(guī)避行為,并且可能留下了疼痛的記憶。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支持或反駁這兩種觀點的實驗或論據(jù):
支持第一種觀點(無痛覺)的實驗或論據(jù):
2005年,挪威食品安全科學委員會發(fā)表了一份報告,認為龍蝦、螃蟹不太可能感到疼痛,其理由是它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于簡單,看不出有大腦皮層或類似的結(jié)構(gòu),也沒有足夠的神經(jīng)元數(shù)量和復雜度來支持痛覺的產(chǎn)生。
200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螃蟹對于疼痛刺激并沒有學習能力。他們用一種名為“條件性壓縮”的方法來測試螃蟹的學習能力。這種方法是將動物放入一個裝有氣缸的容器中,氣缸可以隨機地向上或向下移動。
他們先讓螃蟹在氣缸向下移動時逗留一段時間,然后給它們一個聲音信號,并在聲音信號后立即給它們電擊。這樣重復幾次后,他們再給出聲音信號,看看螃蟹是否能及時逃離氣缸。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無論是受過電擊的螃蟹還是沒有受過電擊的螃蟹,都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學習行為,并且在聽到聲音信號后仍然留在氣缸內(nèi)。這表明它們對疼痛刺激沒有形成條件反射,也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