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一個幾乎沒人提到的點:沒有足夠的“意外”刺激大腦發育。
請注意,我這里的意外不是指車禍,癌癥,家庭破產,父母離婚之類的大災難(畢竟大事還是要求穩),而是指生活當中小小的不確定因素。
我看很多人都提到了小孩的日程被學校,補習班安排得滿滿當當,從而覺得孩子的抑郁是被累出來的。而我覺得恰恰相反,孩子們其實是被閑得抑郁的——特指大腦的閑。
乍一看,你肯定不理解,你肯定覺得小孩子們都安排得這么滿了,大腦怎么還會閑?
這就回到開頭了,我這里說的大腦閑,特指缺乏應對“意外”的閑,這種閑,是打螺絲一般的“忙”掩蓋不了的。
表面上看,孩子們都時間確實被塞滿了,日程確實很多,安排確實很緊湊,看起來確實是忙而不得閑。
但實際上,真正的麻煩不僅僅是沒時間玩耍,而是沒時間沒機會刺激大腦發育,這才是本質問題。
孩子們是很忙,但那種忙是不需要處理意外因素的忙,按部就班的忙,一潭死水的忙。什么時候該睜眼,什么時候該刷牙洗臉,什么時候該穿鞋出門,什么時候上學,學什么,什么時候回,回來多久又該出發……每一步都安排好了。沒有意外因素發揮的空間,也就無法刺激大腦興奮,大腦便無法真正發育成熟。
這樣子吧,順著說,大家一時還轉不過這個彎來,我就不啰嗦了,直接反過來講方法,看有沒有道理:
我們不妨試試讓孩子多面對一些意外,讓他們不得不開動腦筋,刺激大腦:
比如,出門就是晚了,很有可能遲到,你要么想辦法應付老師,給個解釋,要么想辦法能快點趕到,避免遲到。
比如,已經在路上了,你告訴孩子,呀,筆(或者課本)忘了拿,來不及(也懶得)回去拿了,先去學校再說,剩下來叫他(她)自己看著辦。
比如,周末接孩子放學的時候你突然告訴他(她),要臨時回一趟老家(或者來個短途旅游),車票都已經買好了,兩個小時后的,作業該怎么安排,怎么收拾和準備旅途中的東西,這些事情都要孩子自己操心,而且是在兩個小時內(開車之前)拿出方案。
總之,就是用各種小意外去刺激孩子的大腦,讓他們興奮,讓他們突然,讓他們快速思考,快速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