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喜歡小燕子,而且一個悲劇的事實是,當(dāng)皇上發(fā)現(xiàn)才情出眾的紫薇才是夏雨荷的女兒時,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皇上對夏雨荷的愧疚。
最初皇上以為小燕子是夏雨荷的女兒,他發(fā)現(xiàn)小燕子不通詩書言語粗陋,連名字都是隨隨便便,一點不像夏雨荷的才情,但皇上并沒有對這些事起疑,反而認(rèn)為是夏雨荷對自己太過失望傷心,所以連女兒也沒有好好教。總之通過小燕子,皇上所腦補出來的夏雨荷是一個沉浸在望夫之痛里,凄哀到連女兒也無心去教的可憐女子。
皇上會覺得自己更對不起夏雨荷,一定害她傷透了心,他最初對小燕子的各種縱容里,有一半都是出自對夏雨荷的彌補。
而后期他知道了紫薇才是夏雨荷的女兒,而她溫柔多情,才華出眾,和夏雨荷如出一轍,這就證明了夏雨荷至少沒有因為自己的辜負(fù),而傷心到連日子都過不下去,相反她依然好好地教養(yǎng)女兒,好好的生活,就連她的等待也經(jīng)由紫薇轉(zhuǎn)述,讓皇上了解了那是夏雨荷漫漫長生的一種慰藉。
這怎么能不削減他對雨荷的愧疚?別說愧疚了,恐怕皇上一瞬間就明白了雨荷是一個奇女子,他只有欽佩和尊重,愧疚之心已經(jīng)配不上雨荷了。
他認(rèn)下紫薇更多是出于對紫薇才情的欣賞,和做父親的責(zé)任,沒有多少是對雨荷的愧疚了。紫薇和皇上的父女情里少了一分愧疚,更多的是欣賞和責(zé)任,這就導(dǎo)致皇上對紫薇除了生死大事面前會有做父親的私心以外,其余時候不僅沒有偏私,反而還會因為對紫薇才情和性情的欣賞,而多了一分漫不經(jīng)心。
皇上對小燕子的喜歡才是明晃晃的偏私,偏私到想盡辦法要把她留在自己身邊,永遠(yuǎn)做自己的開心果。所以一開始他要把小燕子許配給爾康,他無所謂這兩個人有沒有感情,只知道爾康是自己重用的臣子,福家和令妃又有親戚關(guān)系,小燕子嫁給爾康也依然可以隨時進宮陪在自己身邊,他看重的是這個。
可是后期他知道了爾康紫薇已生死相許,而小燕子并非親生女兒,他就立馬把小燕子許配給蛙哥,要知道蛙哥是有可能繼承大統(tǒng)的,他沒考慮過小燕子是不是適合當(dāng)皇后,只是知道蛙哥是自己親兒子,小燕子嫁給他就是從女兒變兒媳,一樣不會離開自己身邊,他看重的還是這一點。總之他對小燕子的婚事考慮,就是她嫁人后也依然能伴自己左右,做自己的開心果。
而他對紫薇的婚事就沒有這些考慮,只是出于尊重她自己的選擇,甚至后期因為不想違逆老佛爺,動過讓紫薇晴兒共侍一夫的念頭,還暗示過紫薇要大度容人。哪里能看到一點對女兒的偏私呢?反而認(rèn)為紫薇懂事明理,應(yīng)當(dāng)體諒自己的決策,直到爾康說專情也應(yīng)該是對男人的要求,皇上才將此事按下不表。
總之皇上對小燕子是真的喜歡,不忍心把她遠(yuǎn)嫁,不忍心罰她太重,甚至不忍心破壞她身上那份來自民間的單純率性,如果不是為了討老佛爺喜歡,皇上也不會強逼她識文斷字,他不需要小燕子多么才華出色,只需要她能逗自己開心就好。而皇上對紫薇更多是欣賞,甚至?xí)驗樽限钡淖R大體,而反過來認(rèn)為她不該犯錯不該任性。說到底皇上對這兩個女兒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過,只是因為她們身上的某些特性能夠取悅到自己,甚至為了這份愉悅而擅自做出一些決定,從這一點上來講,紫薇和小燕子反而是一樣的,只是她們更加特別,比其他宮里的格格更能取悅到皇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