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身邊有自殺傾向的人,并非易事,但以下幾個特點或許能為我們提供線索:
1)巨大的生活變故:當個體遭遇重大挫折,如三觀崩塌、人生目標破滅等,他們可能會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2)失控感:感到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這種無力感會進一步加劇他們的痛苦。
3)無助與絕望:對未來失去希望,感到前路茫茫,無法看到任何光明。
4)極端思維:在極度痛苦中,他們的腦回路可能會變得簡單而極端,容易做出沖動的決定。
該如何幫助他們?
通常,多數人沒有能力遏止將要發生的自殺。
我們能做的是,當身邊的朋友的生活軌跡遭受變故的時候:
1)陪伴: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默默地陪在他們身邊,給予他們一份安全感。哪怕什么話都不說,各自靜靜地待一會兒。
2)共情:試著去理解他們的感受,和他們說說話,給予共情、安慰、鼓勵,即使比較尬,保不準某一句話能激發人的某種積極情緒。一句簡單的安慰或鼓勵,就可能成為他們黑暗中的一束光。
3)傾聽:聽他說出自己的悲慘故事,適當加以積極引導。傾聽他們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注、被理解。
有時候當一個人坦誠自己的變故時,說著說著,忽然間,自己就發現了自己思考問題的邏輯錯誤,恍然覺悟自己的問題所在。
4)羈絆:人窮其一生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與這個世界共處。當我們對這個世界存有羈絆,當個體意識到自己與這個世界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時,他們就更有可能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面對自殺傾向者時,我們應盡力提供幫助,但也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