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更是極其恐怖,雨水大蒸發更大。看過荒野求生的知道。別看一天下半天大雨,地皮以下都是干的,你甚至能在地面撿到干柴。你作物放在離水遠的地方全給你旱死,稍微離水近一點一天淹好幾次。當地人的傳統水稻桿都得三米長才淹不死。天上降水對你的唯一作用就是把土壤養分都淋溶走。其他什么高原、什么大湖區、什么鹽湖,個個難度逆天。
能在這鬼地方活下來的生物更是個個能給你驚喜啊。野草竄的比竹子快,地底下根能長幾米長。害蟲種類多到你記不過來。大象河馬獅子斑馬等等野獸沒槍是好相與的嗎?這還只是危害作物。疾病更是多,什么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埃博拉痢疾傷寒……還有各式各樣的寄生蟲。你農業人口一聚集就等著用原始生產力抗疫吧。
這地方就是死循環:你為什么不種地?——技術不行這地伺候不了靠種地人沒法活——那就去提高技術啊——我不種地怎么提高種地技術?——那就去種地啊——我技術不夠這地伺候不了種地沒法活
這還只是農業技術。還有更多的呢?鐵器需要工業吧?水利需要政權組織吧?歷法需要天文吧?沒有農業發展帶來的社會大分工,這些都不會出現。沒有這些你憑什么跟地獄副本對線?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就很明顯了,但凡在山溝溝里整梯田,降水稀少的旱地挖水窖,整得多么頑強聰明的人。之所以戰天斗地全是因為斗不過人被從成熟的農業區趕出來的。那都帶著農業區的技術去的。民族規模的例如被趕苗拓業的苗族,家族規模的例如南下的客家人。家庭規模例如闖關東走西口。如果比做打游戲就是一群十里坡劍神去過當地逆天難度的新手村boss,而真正的當地土著呢?一邊邊被小怪錘爛吃不到一口經驗。
網上中國人種地爽文本質是社會主義的工業化人口借助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化肥和農機,使用著世界第一農業國的農業技術直接跳過了最艱難的技術積累階段。就是機械降神的解決方案。跟什么帶著倉庫回大明一個原理。
說句難聽的,老祖宗都是趨利避害的,干啥能活就干啥多。啥干的多就干啥好。東亞所謂的勤勞不過是自然環境好,餓不絕你的同時餓還給你自然災害喂招。
至于大部分非洲人的老祖宗,那只有漁獵采集能活下去。技能點全點漁獵采集了。說他們懶就是發達地區特有的傲慢。真當玩采集是那么簡單的?現在對非洲狩獵采集者的研究表明,一個熟練的狩獵采集者需要熟識上千種植物和昆蟲,每天至少要走五小時以上的路。需要在短期內不走回頭路的情況下把自己變成幾十上百平方公里內的活地圖,從而合理規劃路線。要熟識各種毒蛇猛獸的行動習慣。總得來說,一個狩獵采集者需要在記住大量龐雜繁瑣遠超尋常本科生的知識的同時,還得有兩條腿跑過四條腿的身板。這一切,都是在沒有文字書籍幫助記憶,沒有現代營養學養身體的前提下完成的。這些寶貴的知識,這些正在被現代科學的研究者視作寶庫的古代智慧。通通被“文明”的小市民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垃圾。而他們的傳承者,則因為沒有利用價值不能給資本家當牛做馬,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一天上班也就是送送盤子站站柜臺打打電話的小市民斥為懶漢。
其實何止是狩獵采集者呢?盡管我們華夏的農業農村農民被光榮的民族主義者們用于嘲笑非洲人。但是在這種問題下贏完之后,轉頭他們就會把農村視作魔窟,把農民視作活該窮一輩子的懶漢,把幾千年的農業經驗看做無意義的垃圾。他們在念誦中國人怎么在非洲種地的時候,對這些種地同胞哪里有半點真心實意的贊美。偶有贊美全是對控制農場發了財的企業主的。資本家孵化民族主義,小市民崇拜民族主義,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今日種種正如這些人的精神祖先,三角貿易的奴隸商人把西非加納、馬里、桑海三代帝國留下的法官、醫生、大學教授、歷史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文學家通通拉去北美種棉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