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改變,它確實有基因遺傳的因素,也有生長環境和教育的結果。
但是,「社恐」不應該叫作性格。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狀態。
「社恐」當然有機會改變,但你要有改變的智慧和信念。
我們都知道「社恐」在各種社交場所面對各種人際關系會表現出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無所適從等。
軀體上也會出現一些不適感,比如出汗,心動過速,臉紅,顫抖等。
但你不要過度專注自己的這些癥狀,越專注,注意力越狹窄,越放不開。
改變「社恐」,在嘗試和人相處的時候先在腦海中稍微演練一下,然后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等待。
大學生活,與社會生活相比較,人際關系要簡單許多。
大家都是因為相同的境遇走到一起的,沒有誰比誰了不起,不要被別人表面上的優越感擊敗。
「社恐」本質上就是一種社交焦慮,不要被焦慮裹挾,不要被情緒牽著走。
一開始你要能耐受住「社恐」給你帶來的不適,也要能積極地往前走。
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能積累許多交際的能力和經驗。
另外,在人際交往中,你記住一點:所有的人都需要被尊重。
你在和人交往的時候,要以尊重的態度比較容易成事兒。
我可以再教你幾招,改變「社恐」,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比如,你有什么需求于別人的事情的時候,你要:先說原因,再提要求。
你在拒絕別人的時候(社恐的人很難做到拒絕別人),要以幽默的方式去拒絕,因為嚴肅的語氣非常容易破壞關系。
當然,如果遇上不好對付的人,那就不要害怕尷尬,只有這樣才會讓對方知道你也是有底線的。
勇敢的去改變,「社恐」,它真的沒有超級無敵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