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劉禪腦子笨成績差,劉禪看著自己的成績單,一句話不敢說。
你說劉禪貪玩樂愛享受,劉禪想著自己一屋子的玩具和美食筆記,頭都不敢抬,
你說劉禪不聽相父的話,劉禪嘴一撇,哇的一聲就哭了。
出師表提過的人,挨個用了,向寵死的早沒能用上就不提了,蔣琬,費祎,董允劉禪可是抱著出師表挨個重用的;丞相讓劉禪親賢遠佞,出師表提過的人在他心里都是認定的賢臣,安心聽這些人的續了二十多年國祚;你讓丞相多納臣諫,劉禪想擴充一下后宮,讓董允毫不客氣的頂回來了,劉禪也乖乖照做;
你讓劉禪賞罰分明,不可亂權。諸葛亮死后劉禪當了二十多年皇帝,作為歷史知名的“昏君”,劉禪就只殺了兩個大臣:一個是造劉禪黃謠的劉琰,還是造了一個多月的黃謠劉禪都沒理他,最后是劉琰造謠非要扯上太后,攻擊太后是拉皮條的,才惹怒了劉禪被下獄處死,而且下獄到行刑還隔了大半個月,交給大臣按步驟走司法程序明正典刑的,換個朝代大臣造皇帝太后黃謠你試試??;一個是諸葛亮死后非要攻擊諸葛亮狂妄專權霍亂朝綱的李邈,讓劉禪第二天就揚了,突出一個罵我可以忍,罵相父我不能忍。
諸葛亮死后劉禪還當了二十九年皇帝,出師表提過的蔣琬,費祎,董允挨個用用了十九年,最后都死完了,劉禪想聽話都無人可用了,就這樣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學生也得到了劉禪的信任和重用,史書上記載的大將軍姜維是出了名的與文官不對付,可以說半個朝堂的大臣都攻擊姜維,讓他被迫屯兵沓中避禍,姜維既無根基資歷,又是魏國降將,身份敏感天生不被信任,朝中大臣多與他斗爭,卻能高升蜀漢大將軍統領半國兵馬,你猜猜是誰在朝堂支持他?諸葛亮才北伐六次,姜維一個魏國人帶著蜀國主力北伐九次,你猜猜是誰在給姜維鎮場;諸葛亮死的時候諸葛瞻年紀還小,劉禪等到諸葛瞻成年立刻讓他當駙馬,高升給權治理朝堂,看的是誰的面子,不就是覺得相父的兒子肯定是賢臣嗎?到了蜀漢后期實在是時間不等人,能用的都用了,能死的都死了,出師表都翻包漿了沒頭緒了,這還能叫不聽出師表規勸嗎?一篇攻略照著抄硬抄了二十年還想怎么樣?
劉禪跟明君攀不上,跟聰明也不匹配,但是就蜀漢那個地獄級開局,劉禪能延續大漢近三十年國祚,作為守成之君已經算不錯了。還是開頭的話,你說劉禪又菜又笨,劉禪沒話說,你說劉禪不聽相父勸,劉禪可就要哭給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