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可不止一點點,主要有以下7個:
??會長胖
有一部分人會為了控制體重、減肥而不吃早餐,認為這樣少吃一餐能減少全天總熱量的攝入,會讓自己瘦下來。但長期堅持后往往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不僅沒有得到想要的完美身材,反而還更胖了。
這可能是因為長期不吃早餐,讓身體在下一餐前處于饑餓的狀態,便會更渴望高碳水、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導致午餐和晚餐以及零食的攝入量較多。因此不吃早餐的人比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會攝入更多的熱量,體重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會增加。
有研究提到,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膳食營養密度和膳食質量比不吃早餐的人更高,更有利于控制體重。[1]
相對于不吃早餐的人,堅持吃早餐對保持健康體重是一個保護因素,不吃早餐者10年內體重增長5kg的風險比吃早餐者高23%。[1]
另外,發表在《中國循環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不吃早餐與超重/肥胖有關,與有吃早餐習慣的人相比,經常不吃早餐的人超重或肥胖風險增加了48%,腹型肥胖的風險增加了31%。[2]
所以,不吃早餐并不能幫你減肥,反而還會增加肥胖風險,特別是腹型肥胖,導致身材越來越差。
??不利于心腦血管健康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引起了全球約31.8%的人口死亡,是居民的主要死因,且患病率逐年增加。除了遺傳因素,不健康的飲食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這其中就包括不吃早餐。
一項納入了3880例研究對象的韓國研究結果顯示,不吃早餐會增加36.6%的高血壓風險;一項納入了82772例研究對象的日本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吃早餐能降低腦卒中、腦出血等疾病的發病風險,與吃早餐者相比,不吃早餐者腦卒中風險增加了18%,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了36%。[3]
??增加糖尿病風險
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在經歷了一上午的饑餓后,午餐和晚餐往往會食欲大增,甚至引起暴飲暴食,引起胰島素峰值延遲以及血漿胰島素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受損。這不僅影響胰島素對血糖的正常調節,還會增加身體的炎癥反應,炎癥改變可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3]
而堅持吃早餐則有助于調節食欲,可以改善血糖反應,增加機體對下一餐的胰島素敏感性。所以,堅持吃早餐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環節。
??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
不吃早餐的人常常會午餐和晚餐攝入能量較多,多余的能量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儲存,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有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及病情的發展均與不吃早餐關系密切,會顯著增加脂肪肝惡化和新生病例,并且降低脂肪肝的好轉率。[4]
這么看,要想肝臟好,早餐少不了。
??降低認知能力
長期不吃早餐會影響機體的血糖水平,血液中血糖水平異常増高或降低,就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長期持續的血糖異常會對大腦功能造成損傷。[5]
??易患膽結石
長期不吃早餐可致膽汁濃度增加而造成膽囊內細菌繁殖,促進膽結石的形成。[6]
??影響情緒
是否吃早餐以及不同質量的早餐都會影響到人的情緒,研究發現進食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早餐者比進食單一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早餐者情緒更積極,同時蛋白質、鈣、維生素B族等營養素也會影響到人的情緒。[5]
綜合以上多項研究來看,不吃早餐會在多方面危害我們的健康。有些人可能在想:幸好自己每天都吃早餐!先別高興的太早,如果早餐吃錯了,也是不利于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