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有研究者展開研究:
1963年,有研究發現美發師易患膀胱癌;
1971年,英國學者提出染發劑能使婦女患乳癌的機會增加;
1977年,美國學者證實,美發師患肺癌的機會較高;
1978年,專家報告說時常染發的婦女淋巴球染色體斷裂的較多;
在此之后,陸續有回顧性研究發現,使用永久性染發劑會增高患膀胱癌、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卵巢癌和腦癌、星形細胞瘤、腦腫瘤等疾病的風險。
但染發劑,尤其是永久性染發劑,真的會致癌嗎?
事實并非如此。
上述研究僅僅是說染發劑會增加患某種癌癥的風險,且在研究中并未排除其他致癌因素,因此這些研究并不能證實染發劑與癌癥的發病具有正相關性。
《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在2005年刊發了一篇文章,稱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大學的Bahi Takkouche教授及其合作者對已發表的研究進行mata-分析后,發現染發劑并不增高膀胱癌或乳腺癌風險。
2020年,全球頂級醫學期刊之一的《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針對12萬名研究者長達36年的隨訪研究表明,個人使用永久染發劑與大多數癌癥發病風險和癌癥相關死亡風險之間未見顯著相關性。研究中提到,哪怕是36年間染發次數超過200次的被隨訪者,也沒有發現使用染發劑直接誘發癌癥的證據。
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染發劑與癌癥的相關性并不能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