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起源于地下,巖層的破裂,而我們無法看透巖層,了解地下不同深度的巖性、結構、構造以及其受到的應力狀態,因此我們目前的地震預測工作非常薄弱,自然無法向天氣預報那樣做出超前預報,以及對某些極端天氣的未來影響范圍做出判斷。
不過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地震學家在研究這些內容。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通過規律統計的方法,有科學家統計了歐亞地震帶上地震活動增強對中國大陸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影響,其結果表明:如果歐亞地震帶上,全年地震釋放的能量超過全球地震釋放能量的50%,其后3年內中國大陸就有比較大的可能性發生7級以上地震;若是歐亞地震帶上地震能量比超過50%,且歐亞地震帶上發生過8級地震,那么中國可能在3年內發生多次7級以上,甚至8級的地震。這一結果經過了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為10%,也就是說正確可能性為90%。
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這只是一個經驗性的統計,我們對板塊運動的許多研究內容都是欠缺的,比如板塊運動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碰撞過后能量的傳導方式等等,這些才是決定一個地方會有多大應力,已經會不會發生大地震的因素。所以,從這篇論文來看,我們需要確定今年歐亞地震帶的地震能量比,才能從經驗的角度預測是否會影響到中國。從長期來看,我們需要對地下深處有更多了解,才有可能預測地震,以及地震后的一系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