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水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中有關(guān)飲用水的要求,干凈衛(wèi)生,各項指標合格。從這點來說,在戶外自然環(huán)境中接取的山泉水、湖泊溪流水這些沒有經(jīng)過凈化和檢測的水,泡茶時煮沸時間要稍微延長一點,而且這些水要隨用隨取隨燒,不要儲藏,以免微生物大量滋生。
泡茶的水對茶葉風(fēng)味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硬度和酸堿值(pH值)。
水的硬度主要指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的含量,包括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
碳酸鹽硬度:主要是由鈣、鎂的碳酸氫鹽[Ca(HCO3)2、Mg(HCO3)2]所形成的硬度,這些硬度經(jīng)加熱之后可以分解成沉淀物從水中除去,所以被稱為暫時硬度。而非碳酸鹽硬度主要是由鈣鎂的硫酸鹽、氯化物和硝酸鹽等鹽類所形成,這類硬度不能用加熱分解的方法除去,所以稱為永久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
我們暫且以碳酸鈣濃度表示的硬度把水大致分類:
· 0~75mg/L 極軟水
· 75~150mg/L 軟水
· 150~300mg/L 中硬水
· 300~450mg/L 硬水
· 450~700mg/L 高硬水
· 700~1000mg/L 超高硬水
· >1000mg/L 特硬水
泡茶使用極軟水、軟水和較低硬度的中硬水,都是不錯的選擇,后面幾種水質(zhì)過硬,即水中鈣鎂離子含量太高,會影響茶香的釋放,也會影響風(fēng)味物質(zhì)的溶出,令茶湯或寡淡、或苦澀。比如自來水,硬度一般介于硬水和高硬水之間,泡出的茶香氣和滋味至少降低了兩三個檔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山泉水和礦物質(zhì)水硬度也非常高,它們喝起來是很好的水,有的售價不菲,但并不適合泡茶。
如何獲知水的硬度呢?可以購買一支檢測水的硬度計。一般來說,硬度計顯示數(shù)值在200以內(nèi)的水,都可以放心地用來泡茶。
硬水可以通過煮沸去除一部分硬度,也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純凈水等軟水泡茶,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出茶葉的色香味。
酸堿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用pH來表示。熱力學(xué)標準狀況時,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顯酸性,pH>7者顯堿性。水中含有一些離子,所以有的水呈弱酸性,有的水呈弱堿性。
泡茶用水的pH值主要通過調(diào)控茶多酚的變色而對茶湯顏色有些許影響。同樣一款茶,同時用弱酸性水和弱堿性水沖泡,前者湯色淺談明亮,后者湯色略深一點,而對滋味的影響差異并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如果泡湯色原本就淺淡的茶葉,如綠茶、黃茶、輕發(fā)酵的烏龍茶等,可以選擇弱酸性水,而泡紅茶、老茶這類湯色偏深的茶,不妨選擇弱堿性水,使湯色更加紅濃明亮。
水中鐵離子的含量,也會影響茶湯的顏色和滋味。鐵離子含量過高時,茶湯寡淡失衡,冷卻后還會在表面形成一層褐色的薄膜狀沉淀物,很不好看。水管生銹、煮水器鍍層破損生銹等情形下,水中鐵離子容易超標,因此再次印證了“鐵壺煮水可以補鐵”等說法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