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期間,多次聚餐飲酒會一定程度破壞腸道菌群平衡,腸道無法徹底分解大量攝入的脂肪等物質,導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損。
對此,有專家曾建議道,每日清晨可空腹飲一杯溫開水,以促進新陳代謝。此外,可以在節后選擇養胃促消化,能促進腸道迅速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草莓等。而每日下午補充一杯酸奶,同樣能幫助胃腸道恢復腸胃菌群平衡。
節后保證三餐規律的同時,可以用水果、堅果、奶制品等代替部分甜點和膨化食品。
而在復工初期,可以適當增加碳水攝入量。因為大腦主要營養來源是碳水,成年人大腦每天至少要消耗約100克碳水。對于腦力勞動者而言,碳水能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工作節奏。
相關專家指出,運動能使人放松且感到快樂,從而減少負面情緒。慢跑、游泳、健步走、羽毛球等有氧運動,都有助于緩解壓力。30至45分鐘的凈運動時間中,有氧運動和拉伸運動的組合會提升睡眠質量,抗疲勞。圍棋、橋牌等智力運動,能讓人心境平穩。
此外,復工后在上下班途中以步行或騎行方式進行微運動有助于“消化”贅肉。而在假期過后進行一次大掃除同樣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據悉,拖地板15分鐘相當于中速步行2000步的活動量,可以消耗掉60千卡左右的熱量。孫春云介紹道,適當增加體力運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能有助于調節情緒。
復工后由于工作積壓,想必“久坐族”的人數會進一步增加。而這會對腰椎、頸椎帶來更大挑戰,午休時間進行適當活動拉伸能緩解久坐不動造成的關節僵硬以及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引起的酸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