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以及需要減肥的人進食要做到合理搭配,食物盡量多樣化,因為混合膳食的餐后血糖會相對較為平穩。比如單純的吃饅頭時GI值普遍在80以上,屬于高GI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較大,而饅頭+芹菜炒雞蛋的GI值僅為49,屬于低GI食物,餐后血糖較為平穩。
每一餐都要做到主食+蛋白+蔬菜,可在餐前吃點堅果降低食欲,均衡營養、少油膩,其中主食要盡量粗細搭配,少吃精白米面,可在米飯中增加燕麥米、蕎麥米、黑米、綠豆、鷹嘴豆等全谷物做成雜糧飯,這樣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在血糖平穩的情況下,可以吃一些水果做加餐,建議選擇低GI的,比如蘋果、梨、桃子、李子、櫻桃、葡萄、橘子,控制在每天250克左右。
2、心血管病患者
飲食上盡量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火腿、培根、肥肉、葷油、黃油、椰子油等這類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不利于控血脂。可以增加三文魚、青花魚、鱈魚、堅果這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調節血脂,對心血管疾病有益。
另外,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魷魚、銀魚、蟹黃、動物內臟、動物腦等也要少吃。
3、胃腸疾病患者
胃腸不好的人飲食要少食多餐,切勿暴飲暴食。食物盡可能做得細、軟、爛,容易消化;烹調方式推薦以煮、蒸、燉為主;少吃油煎、油炸、煙熏的食物。
還得注意不要飲酒、不喝碳酸飲料、不喝濃茶和濃咖啡。
4、痛風患者
患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人群要想避免痛風發作的痛苦,飲食上就得格外注意,別吃高嘌呤的食物。
常見的高嘌呤食物有豬肝、雞肝、鴨肝等動物內臟以及河蟹、大閘蟹、龍蝦、皮皮蝦、扇貝、牡蠣、生蠔、蛤蜊、貽貝等甲殼類食物。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少喝肉湯、不喝含糖飲料、不飲酒。
5、老人和小孩
老人和小孩胃腸功能都比較脆弱,最好吃軟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春節家里都會做魚,意味著“年年有余”,老人最好選擇魚腩,也就是魚肚子的部位,肉質柔軟,便于消化吸收,并且富含EPA和DHA,對控血脂有利,同時要注意剔除魚刺,避免被魚刺卡住。[4]
對于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咀嚼吞咽能力受限,要盡量避免吃大塊、堅硬、粗糙、油膩的食物。
小孩子要少喝甜飲料,避免增加齲齒和肥胖的風險。大人在吃飯的時候別用筷子或勺子蘸酒來“挑逗”小孩子,不僅不好笑,還會讓人產生厭惡感,對孩子的健康也不利。飲酒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肝臟健康和骨骼發育,還會影響大腦發育,導致記憶和學習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