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天敵追殺過程中,善于奔跑的野兔也不會盲目地奔跑。它們還有避敵的妙招。野兔善于利用洞穴避敵。平時,在野兔活動的地域內, 所有洞穴它都要去“調查”一番, 并且不厭其煩地反復這樣做。當白天被敵害追擊時,野兔能很快地準確地逃入附近的洞中。野兔雖有借洞逃生的本領了,但它并不喜歡長時間待在洞中, 總喜歡棲息在地表。夏季多伏在植物叢下,冬季則選擇地表背風向陽處掘穴而居, 或者在田間的適當部迎風而臥。野兔生性狡詐,行動詭秘,經常調換隱藏位置。
常說“狡兔三窟”,但有種穴兔有至少5個洞穴,它在主要洞口處留有隆起的土堆。穴兔是出色的建筑師,它的洞的深度可達3米,長40多米,洞道直徑約15厘米,其臥室有30-60厘米高。那些沒有土堆的洞口,主要是用來臨時逃避天敵的。在一些沿海島嶼上,往往有許多兔子在彼此相鄰的同一地域做窩,一眼望去,地面上的洞口星羅棋布,密密麻麻一大片。每當發現險情時,受驚的穴兔常用后肢敲擊地面,發出咚咚聲。這無疑是一種傳遞警告信號的聲響,能使左鄰右舍的伙伴們聽到,伙伴們也都心領神會, 一個個不約而同地迅速鉆進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