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摩天大樓的出現其實是偶然,19世紀一場大火把芝加哥燒個精光,芝加哥政府為了在最快時間內重建芝加哥市區和重新吸納流散人口,開始嘗試建高層建筑,沒想到一下子成了,隨后紐約開始效仿。當時世界處于的大背景是“美升歐降”,歐洲人為了證明自己文化和制度的優越性,搞“俺不吃小美那一套”,刻意限制現代化高層建筑的發展。
2.二戰后很多歐洲大城市的城區被炸的稀巴爛,此時歐洲為了恢復歐洲老城的榮光,選擇修復歷史建筑而不是建摩天大樓。其實這個選擇沒問題,一個是歐洲大城市人口不多,不需要起高層建筑容納人口。還有一個是當初的芝加哥被燒光的都是老破木頭房子,為了不再被燒而選擇嘗試鋼筋混凝土,芝加哥是被迫做出的改變。而歐洲被毀的那些可不是老破木頭房子。
3.上世紀60年代蘇聯開始崛起,為了展示自己雄厚的經濟實力開始大興土木建高樓。后來布魯塞爾有樣學樣,也開始建現代高樓建筑。本來歐洲建高樓的趨勢已經有了,但布魯塞爾一下子給歐洲踩了剎車。原因是布魯塞爾的重建規劃做的一團糟,居民樓拆了一處另一處又不拆,高樓這里一棟那里一棟,毫無美感可言。于是布魯塞爾居民開始反對拆遷,后來政府立法限拆。其它歐洲城市居民也效仿布魯塞爾居民,也搞抗議拆遷。
4.歐洲大城市摩天大樓的真正興起是90年代后半和21世紀初,直接原因就是全球化帶來的人口大遷徙,大城市的老城區已經容不下那么多人口了,摩天大樓的建筑勢在必行。而摩天大樓也基本出現在幾個具有強大虹吸效應的大城市,比如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莫斯科、華沙。
5.現在的歐洲不抵制高樓,像倫敦、巴黎、法蘭克福這三個經濟繼續保持強增長的城市,人口必定會繼續增多,以后150m+建筑也會越來越多。而部分歐洲城市為了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也會效仿東亞城市開始建摩天大樓,縱使它壓根就沒這個需求。
6.真正無用的是大面積建超高層建筑和在郊區建超高層商品樓,空置率簡直驚人,純純的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