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編目在冊的空間碎片已超過2萬個,而受觀測手段限制尚不能跟蹤到的厘米以下更小的碎片則超過1億。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家提出,衛星等航天器因碰撞而解體,可能由此引發連鎖反應。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凱斯勒效應”(Kessler syndrome)。簡單來說就是除非大尺寸廢棄物體的數量顯著降低,否則隨著物體間隨機碰撞的發生,碰撞產生的碎片將成為新碎片的重要來源,發生類似原子彈爆炸的鏈式反應,碰撞越來越多。太空垃圾逐漸包圍地球,使得新的航天發射無法進行。
太空垃圾如果數量過多,超過了臨界密度,發生“凱斯勒效應”,從而雪崩式增長,將會阻礙人類的星辰大海之路。
為此,美國、歐洲、俄羅斯,還有我國都在發展太空垃圾主動清除技術。太空垃圾的低成本高效清理,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技術挑戰。相信以后隨著人類太空活動的增加,將會出現像小說《太空神風》以及動漫《星空清理者》中的太空垃圾回收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