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又稱空間垃圾、空間碎片,是指太空中所有在軌的、廢棄的人造物體。大至衛星解體造成的碎片,也包括火箭末級、棄置衛星等廢棄的航天器;小到飛行器掉落的涂層、飛行器排出的液體固化形成的顆粒、固體火箭發動機未燃燒的固體顆粒等。
太空垃圾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人為散布、任務遺留、廢棄飛行器、反衛星試驗等。
比如,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曾將4億3000萬根不到2厘米長,還沒頭發絲粗的銅針,散布在軌道上形成云狀環,用來反射無線電信號,以便海外的美軍能更好地與本國聯系。這些銅針最終成了太空垃圾,直到現在仍有相當數目殘留在軌道上。
還有一些太空垃圾,是反衛星武器試驗的后果。比如美國在1985年用導彈嘗試擊毀了一個衛星,結果制造了上千顆大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所幸由于實驗在較為低的軌道上進行,大部分的碎片被重力牽引并在大氣層內燃燒殆盡。
而俄羅斯在2021年11月15日也用一枚導彈,摧毀了一顆廢棄軍事偵察衛星。這產生了上千顆可追蹤的碎片,并可能會產生數十萬塊較小的碎片。這些碎片將在軌道上停留數年甚至數十年,并且可能會威脅國際空間站上的航天員生命。
除了前面說的那些比較“太空”的東西,現存的太空垃圾當中也有一些更匪夷所思的玩意兒……
比如宇航員愛德華·懷特在艙外活動時遺失的一只手套;邁克爾·科林斯在雙子星座10號任務期間遺失的攝影機;和平號空間站運作15年間棄掉的垃圾袋、一個扳手和一支牙刷。
還有宇航員在維修國際空間站太陽能電池板時,遺失了一對鉗子,在STS-126中一名太空人進行艙外活動時丟失了一個與公文包大小的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