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
因為燕云十六州在遼國手中,北宋北部邊境缺少了屏障天塹:
契丹在唐朝時崛起,原本在今天我國的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一帶活動。總之,就是長期盤踞在長城以北地區。但是到了五代的時候,中國北方有個叫石敬瑭的軍閥為了得到契丹的援助,主動把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以及山西省和河北省北部這片地區割讓給契丹。這片地區,被稱作“燕云十六州”或者“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北端是東西向的燕山山脈,是這一地區南北之間的唯一天險,長城就建立在燕山山脈上。燕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去后,長城防線也就不復存在了。契丹士兵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中原。
這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契丹得到了大量的農田和農業人口。游牧民族的優勢在于騎兵勇猛,農耕民族的優勢在于糧食多、人口多。契丹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后,把當地的百姓編入原有的游牧部落,讓每一個部落都有了農業地區的人口和糧食支援,等于兼具了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的優勢。契丹人還積極漢化,用漢人的方式統治燕云十六州,并且建立國家,國號“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