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朝堅信狼圖騰文明,以戰狼心態在六個方向上齊開戰!
北面:
蒙古人本來是金朝屬國,日常要進貢,本來指望上國給點賞賜,結果女真表示在邊境放下貢品原路返回。沒得到好處不說,金人還對蒙古各種橫征暴斂、欺壓凌辱。
有壓迫就有反抗。作為草原部落,蒙古人又不是善男信女,本來遇到天災也要打劫。現在好了,沒有天災也要拼命。金國表示我又不是費拉不堪的中原人,我也是內亞族群,武德充沛。你敢和我比野蠻?你知道“減丁”的減字怎么寫嗎?
然后金國開始了血腥的“減丁”作戰:見到蒙古部落帳篷一律燒毀,將蒙古人的馬匹和牲畜搶走,將成年男子砍頭拴在馬上用于邀功,將未成年人作為奴隸拍賣,將女子投入“洗衣院”,將老人和嬰兒就地處死。如此“三光政策”一是防止出現過于強大的蒙古部落,二是鍛煉金朝在北方邊境軍隊戰斗力,雙贏贏兩次,贏麻了。
金國還策動草原各部落內斗。鐵木真祖先俺巴孩汗就是被塔塔爾人出賣,送到金朝首都“騎木驢”,大展金朝國威。
然后金朝成功地把蒙古人仇恨值拉到定格。蒙古人覺得已經活不下去了,和你拼了!
鐵木真原本是金朝最忠誠的皇協軍,幫助金人滅了塔塔爾部。金朝覺得讓草原人自相殘殺挺好,我們樂得坐山觀虎斗。
然后蒙古草原突然只剩下一只最猛的老虎成吉思汗,對金宣戰了!
由于之前金兵每次去草原“計劃生育”,都是柿子挑軟的捏,強悍的蒙古部落不敢打或者滅不掉,消滅的都是老弱病殘,一定程度上反向促進蒙古人優勝劣汰,留下的都是又能打又對女真人恨之入骨的蒙古人。蒙軍起兵在野狐嶺、三峰山、中都、汴京幾次關鍵性會戰打的女真人靈魂出竅,攻克金都城時把女真人當初滅亡北宋時的野蠻行為直接復刻了一遍:金朝宗室男性全殺光,女性全進妓院(有趣的是,蒙古人后來對俘虜的南宋皇室倒是不錯)。
南面:
挫宋本來不敢招惹金,只是要求減少歲幣,一開始甚至拒絕蒙古人的聯合滅金計劃。
然后金人表示打不了洋人(蒙古人)還打不了你?北方失地南方補。金宣宗表示你們南宋“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惹怒了一個大國是要付出代價的。然后發動對宋特別軍事行動,要求122個時辰速通臨安。金國大本營天天宣稱我大金某某將領又一戰封神,挫宋皇帝已經逃離臨安了,現在留下的是個影武者。
結果這次遇到的南宋皇帝不是九公公完顏構,宋寧宗不僅拒絕和平,反過來下達伐金詔書,宋軍反殺到金朝的東海、泗州、靈璧、海州、蔡州等處,上演“他們的土地他們的血”劇情。
金宣宗傻眼了:戰報會吹牛,戰線不會。怎么大本營戰報每戰必勝,結果一路勝利轉進到金朝境內了?金國一邊對外宣稱是金國心善沒認真打,一邊把金軍統帥烏古論慶壽雙規,懷疑他隱瞞部隊傷亡。
之前宋、金和平之際,金朝邊境通過兩國貿易可以賺錢。對南宋開戰以后,邊境因為貿易中斷瞬間脫富致貧,居民、士兵大量逃亡。金朝內部有遠見的人士苦勸金宣宗趕緊趁著戰事還算對金有利之際停戰,因為之前金朝全盛時期侵略南宋尚且以議和告終,現在半壁江山被蒙古蹂躪,怎么可能反而消滅南宋了?
1218年年底,在對宋取得小小優勢情況下,金宣宗主動向南宋伸出“橄欖枝”,表示你承認被大金占領的地方已經經過“民族自決”加入女真,就可以給你和平。結果南宋根本不讓金國賜和的使者入境。
惱羞成怒之下,不顧自己國內重鎮太原城剛剛被蒙古人攻陷,金國在1219年春兵分三路,向南宋發動新一輪軍事進攻。然后畢再遇、扈再興、孟宗政表示金人人頭刷麻了。加上宋軍堅壁清野,金軍無法搶到糧食,出現“餓死相望”的情況。
更侮辱人的是當年年底,南宋方面在打退金軍后為防止金軍再次侵略,先下手為強派孟宗政、扈再興帶6萬人再次反殺到金朝境內殺人放火。金朝大罵宋人是蒙古傀儡,侵略可恥。
東面:
遼國被滅以后,契丹人本來打算“民族融合”算了。然后女真表示你們只是第三等人。
契丹人表示懂了,你的女真你的完顏是吧?和我們姓耶律的韭菜何干啊?
撫、恒、昌三州為金朝養馬的契丹牧民因無法忍受金朝的壓榨,發動大規模起義,趕著七十萬匹馬投降了蒙古人。三州城內的契丹人也開始暴亂,攻擊縣衙,搶奪軍械,幫助蒙軍輕取三州獲得數百萬噸糧食。
蒙軍第一次進攻中都時,契丹人組成的乣軍立下大功。結果蒙軍剛撤走,金宣宗下令把先前發放給乣軍的精甲精騎都送還回來。乣軍直接反了投奔蒙古人,不僅給當時還只會野戰不會攻城的蒙古人提供各種攻城器具,還策反了仍留在中都的契丹士兵里應外合。
最最牛的是,金朝衛紹王害怕北方大量的契丹遺民不滿金朝統治而投向蒙古,下令“遼民一戶,以二女真戶夾居防之”。結果契丹人覺得當女真人懷疑你要造反時,你最好真的造反了。蒙軍木華黎進攻遼東時,當地的契丹人要么起兵配合蒙古人報百年前滅國之仇,要么自己獨立重建“后遼”。
西面:
西夏本來是金朝傳統盟友。金世宗曾經出兵幫助夏仁宗干掉西夏權臣任得敬,用“血盟”、“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形容金夏都不為過。
蒙古一看你倆這么親密,滅金前還是先除其羽翼吧,于是暴打西夏。金朝衛紹王(又是他)覺得可以通過坐山觀虎斗讓蒙古和西夏兩敗俱傷,拒不發兵相助。最后蒙古因為氣候原因沒有消滅西夏,達成城下之盟后撤軍。金、夏之間長達80多年的友好關系徹底土崩瓦解。
蒙軍前腳剛走,西夏后腳發兵進攻金國的葭州,掀開金、夏之間十幾年的戰爭……
沒等打垮金國,蒙古人因為花剌子模無故洗劫屠殺蒙古商隊要復仇,讓西夏一起出兵。西夏一看沒油水撈,拒絕出兵。結果蒙古人先出兵西夏給其上“思想教育課”。西夏人趕緊厚著臉皮找金國懇求恢復戰略同盟關系。
本來這是一個難得的找回盟友的好機會,結果金國戰狼腦又雙叒叕來了:金宣宗覺得不能便宜了這個“白眼狼”,一口回絕。這下把西夏逼到絕路,居然寫信聯合南宋夾攻金國。南宋自然一口答應,把金國的會州攻克。
這下輪到金宣宗傻眼,只好同意和西夏“議和”。然后西夏又傲嬌了,一口拒絕,還又和蒙古一起圍毆金國……
西南:
金朝自己養馬基地被蒙古端了后,只能通過吐蕃買馬。然后金朝官員以大國自居,買賣時不但壓價,有時干脆仗勢強奪。相反,南宋在購買戰馬時為了減少吐蕃戰馬流入金朝,在茶葉貿易上大量讓利。
于是吐蕃果斷和南宋聯手。金人大罵吐蕃不負責任惡意拱火,提供大量戰馬給南宋是打算讓南宋打到最后一個人為止。
吐蕃表示你隨便罵,我照樣賣。
中線:
金朝搞五等人制度,把漢人列為第四等。金國內部的漢人本來就是北宋遺民,不姓完顏,對金人沒啥歸屬感,平時飽受女真壓迫欺凌,仇恨一直在積累。
隨著金國對外征戰的不斷失利,女真人為了籌集軍費,對漢人加大了剝削和壓迫,尤其是刮地、掠民為驅丁的行為,導致民眾“連年饑饉”、“百姓離散”、“眾不勝其酷,皆懷報復之心”。于是,益都楊安兒、濰州李全、密州方郭三、泰安劉二祖、霍儀、兗州郝定、真定周元兒等人紛紛以紅襖為標記揭竿而起,史稱紅襖軍大起義。
對于這種來自故鄉同文同種的漢人武裝,被奸臣史彌遠把控的南宋一開始居然不打算支持,認為這些“盜賊”現在反金朝,如果宋朝接納他們,將來他們會反誰?我都不敢想象。誰知已經對金朝恨之入骨的紅襖軍表示即使娘家人不支援,我們自帶干糧也要反金。
紅襖軍起義后,首先拿金朝用來監視漢人的女真軍戶開刀。詩人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的作者)對此的記載是“仇拔地之酷,睚眥種人(女真人),期必殺而后已。若營壘,若散居,若僑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尋蹤捕殺,不遺馀力,不三二日,屠戮凈盡,無復噍類。”金朝留在中原的女真軍戶大約有600多萬人,不是被漢人起義軍報復性殺戮,就是被迫假裝自己是漢人(當時金朝民間已經漢化,很多女真人穿漢服用漢名和漢人通婚,把民族成分一改就是自古以來的漢家兒郎)。
紅襖軍不僅殺中原的女真人,還干擾金朝軍事行動。金軍進攻南宋“討債”時,東路金軍一開始打得不錯,連下濠州、滁州、興州、麻城、六合等地,把宋廷驚的半死。關鍵時刻,李全率領紅襖軍斜刺里殺出,四處擊殺金軍。金軍本來戰線就長,被這么橫插一腳后大亂,趕忙收縮戰線。結果,金軍主力紇石烈牙吾塔部軍在化湖陂被李全打得大敗,被迫撤退時又遭追擊,損失慘重。
南宋和蒙古看到紅襖軍這么能打,紛紛提供軍事援助進行拉攏,甚至為了爭奪義軍搞得兩國不愉快。紅襖軍原本在各方眼中只是“盜匪”角色,現在硬是打出了統戰價值。幾支規模較大的紅襖軍都是帶著打下的地盤投奔南宋或者蒙古。
結局:
1223年,完顏守緒繼位,后世稱為金哀宗。
金哀宗終于放下女真戰狼思維傳統,積極修補對外關系。對西夏的求和(此時西夏是夏獻宗,腦子算比較清醒)立刻答應,還很“大度”的把兩國附庸關系改為“兄弟之國”,西夏以兄事金,各用本國年號;對百年仇敵南宋,金哀宗派出使臣主動講和,并在金宋邊界地區張榜表示日后“不再南伐”,還罕見地表示不再以《嘉興合議》中的“伯侄”關系居大。用金哀宗自己的話說,“朕自即位以來,戒飭邊將無犯南界。邊臣有自請征討者,未嘗不切責之。向得宋一州,隨即付與。近淮陰來歸,彼多以金幣為贖,朕若受財,是貨之也,付之全城,秋毫無犯。清口臨陣,生獲數千人,悉以資糧遣之。”
然而一切都太遲了。西夏因為之前和金朝毫無意義地互殘,雙方國力都已經消耗殆盡, 戰略同盟意義近乎于零。很快蒙古大兵先收拾西夏,金國只能眼睜睜看著剛恢復的盟友被滅,愣是派不出一支生力軍去支援(之前是不想,現在是不能)。
看著西夏的結局,女真人紛紛兔死狐悲,只能寄希望和南宋的和平。其實當時南宋國內即便有一群憤青嚷嚷著要聯合蒙古消滅女真(少數不同意伐金的大臣比如喬行簡,被太學生們大罵是拿了金國50萬貫錢的遠程養殖對象),皇帝還算理智。雖然沒有明確要和金建立和平關系,但至少沒有和蒙古聯手。除了不想重蹈北宋聯金滅遼后也被滅掉的覆轍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蒙古曾經向南宋提出借路進攻金國,南宋不同意,結果野蠻的蒙古人直接強行破關,劫掠五個州,還搶了南宋的蜀中三關,史稱丁亥之變。南宋當然不會不知道蒙古人的危害遠甚于女真。
結果又是金朝戰狼思維作死。金哀宗雖然嘴上說要和南宋和平相處,但心里慣性還是看不起宋軍,曾發表高論說“北兵所以常取全勝者,恃北方之馬力,就中國之技巧耳,我實難與之敵。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縱橫江、淮間有余力矣。”
上有所好,下必驅之。金將武仙、武天錫覺得金國領土已經萎縮到一塌糊涂,不如打進“孱弱”的南宋境內重啟新的“星辰大海征途”。
他們運氣很好,遇到的是岳家軍的后裔,曾在棗陽干掉3萬金軍的孟宗憲兒子孟珙,結局是“火燭天,殺僇山積”,武仙手下7萬金軍投降(大多數是之前金和蒙古在三峰山決戰失敗被打算后又被武仙苦心召回的金國精銳老兵,包括金哀宗費勁心血招募的“特種兵”忠孝軍)。
這次較量,把金國最后的生力軍徹底折騰光,也讓南宋認識到女真人是狗改不了吃屎。加上金國滅亡已成定局,無法起到緩沖地帶作用。與其等到金國全境被蒙古占光,不如聯合蒙古一起消滅金國,還能趁機瓜分一部分金國領土。
最后,孟珙和蒙軍一起會師蔡州,不僅和蒙軍統帥塔察兒結為好安達,還發現金國皇后身材好好哦。
至于金哀宗的尸體,蒙軍很大度的表示軍糧是貴軍提供的,我軍張柔遇到危險是貴軍救的,蔡州城門是貴軍先打進去的,尸體就大半給你們吧,我們帶一只手回去就行。
搞笑的是,一些被俘虜的金國遺老遺少還不服氣。金臣張天綱被押解回臨安后,居然昂首挺胸對臨安知府薛瓊嘴硬,說國家興亡哪朝哪代都有,但金國末代兩個皇帝一個自殺一個戰死,比投降的徽欽二帝強。
南宋表示感謝你們的戰狼,現在勝利者是我。偉大的金朝如果不是同時四面八方起開戰,你們皇帝的尸體還真到不了南宋首都臨安讓我們告慰太廟,連同繳獲的金朝“故寶、法物”一通藏于大理寺獄庫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