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段視頻,男主人在沙發睡覺,呼嚕聲震天響,吵得貓咪在旁邊睡覺用爪子堵住耳朵睡覺,一臉嫌棄的表情,好笑又可愛。
貓咪能夠意識到自己“咕嚕咕嚕”聲音,并且用于友好交流。
貓咪咕嚕聲是貓咪特定的呼吸頻率使聲帶帶動第二聲帶振動發出的聲音,這個特定的呼吸頻率通常是在貓咪極度舒適時發出的。
人類打呼嚕則是因為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組織堵塞,使上氣道塌陷,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產生渦流并引起振動,從而出現鼾聲。
從呼嚕聲發聲原理說都是通過振動產生,但聲音大小卻截然不同。
人耳能聽到的最低聲音為1分貝,20分貝以下很安靜,25-30分貝是最舒適的聲音,而貓咪咕嚕聲一般在25分貝左右,這也就是人類聽到貓咪咕嚕聲會更容易入睡原因之一。
作為人類3倍聽力的貓咪,超過20分貝就已經能稱得上噪音,而人的50~80分貝左右呼嚕聲已經遠超貓咪所能聽到的噪音標準。
人的打呼嚕根本不會被貓認為是示好。
但與主人住在一起時間長的貓咪,并不反感主人的呼嚕聲,反而這種行為會使得貓咪安心。
有科學家為了知曉貓咪是否知道主人睡覺而做過一個實驗,針對主人睡著后和清醒時,觀察貓咪的反應進行對比,發現主人在睡著后的呼吸聲、呼嚕聲反而會讓貓咪表現的非常輕松。
就怕空氣突然寧靜,對于憂國憂民的貓咪來說,鏟屎官能發出這種聲音,表明這是在正常狀態下,但如果說呼嚕突然停止,貓咪可能就顯得局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