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印度建水庫條件不好,但是種植條件應該還是比我們強的吧。
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大,水熱條件都比我們強。
他們可能不需要抗旱,但是洪澇肯定很頻繁。再沒有水庫,那水災每來一次,都相當于刷新了一次。
耕地面積大沒錯,但水熱條件比中國好這就不對了。印度比中國干旱這是確定的,印度水資源總量明顯低于中國,而且還有超過40%的水資源難以利用(東北邦和西南沿海)。印度雨季太短,雨養條件下印度90%的區域只能至多一年一熟,現在三哥拼命搞了各種灌溉工程(規模之大真的能讓戰天斗地的中國人也得拜服),恒河印度河平原實現了一年兩熟,其他地方還是一年一熟,還有很多耕地因為太干旱處于實質性的輪耕休耕狀態,德干高原耕地復種指數就明顯低于1。熱量也不是越高越好,干旱的熱季,太高的熱量只能讓土壤養分分解的更快讓土地更貧瘠,百害而無一利。
只能說印度和華北平原中北部差不多,南部淮河流域那部分是可以雨養一年兩熟的,印度比不了。而且就算是海河流域那部分,單季單產明顯超過印度的單季單產也是妥妥的,因為中高緯度的春種秋收的陽光遠遠好于低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