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年間像“復社”這些文人社團,那才是真的管理嚴格、聲名遠播。張溥一聲令下,全國各地士大夫幾千人按期齊聚蘇州開“虎丘大會”。只要稍微動動腦子都知道,這一點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堪稱是奇跡,不比什么松散的東林勢力牛逼多了?要說政黨,復社這號召力、執行力才真的像近代政黨。
而復社更厲害的是什么呢?掌握了科舉。甚至崇禎年間科舉教輔書的出品都是被復社人士包攬的。等于天下士子要學的都是復社規定的文風。
張溥作為復社的領袖,還能直接向考官推薦進士人選。崇禎四年到崇禎十七年,復社可考的成員里面出了至少193個進士。崇禎十年的殿試,前三名全是復社的人,被時人稱為“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