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帝王納妃的目的是什么,選擇的對象是誰。
慶帝與康熙不同,清王朝首先納妃只能是旗人,其次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地位和皇子的傳承。
比如康熙帝共有35子、20女。35個兒子中,序齒的有24位,實際上成人(年滿16歲)的,只有20位。這20個兒子,是由17個妻子生育的。就很好的詮釋了可以從多皇子中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以及鞏固自己的地位。
而再來看看慶帝,本身是大宗師擁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武力,本身性格上不好色,所以一直只有一后三妃。
從教訓上來看,前朝的破滅很大程度上是外戚專權造成的。那么對他而言選擇繼承人時候一定不能有強大的外戚,這也是選擇太子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