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這種氣候是個人也會抑郁的,想想連續一兩個星期陰雨綿綿的我的情緒就會低落,一出太陽心里都明亮起來了。
我們特別喜歡那種天高云遠,干凈通透的感覺,感覺呼吸都順暢了,心情也開闊了。
然而,芬蘭的極晝極夜現象,還是很特征分明的,大概體現為:夏天,從5月中旬左右開始,白天就慢慢變長了,我印象里,凌晨差不多3、4點就開始泛白,亮起來,然后到晚上11點多才開始逐漸變暗。但是呢,它的極晝現象并非是說一整個夏天三四個月都天天藍天白云的很亮堂很晴朗,而是那種灰蒙蒙的,像陰天一樣的所謂“白天”,所以,人其實感受不到什么夏日激情。芬蘭的夏天,稱得上“盛夏”的,也就七月份的兩三周,他們會有一個夏日祭一樣的節日,那時候去海邊,就會看到白花花的大家在“曬肉”,因為也就那時候能有點太陽,而且水里不冷。
至于極夜,就是反過來,差不多從10月底開始,下午天就黑了,11月到來年2、3月,基本上每天只有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左右是有亮的,這個“亮”就是,天泛白,讓你覺得“哦這不是晚上了”,幾乎看不太到“光”,所以,還是那種陰天的感覺。其余時間就是夜晚。
芬蘭的汽車,是點火就直接亮燈的,不需要你手動去開,就是因為他們常年都灰突突或者黑乎乎~ 能見度永遠不是很好。在這種外界環境下,我覺得人很難有特別好的心情。所以很多人會說芬蘭人看起來特別社恐以及冷靜,因為它人少,天氣也不好,人自然而然很難激情澎湃起來。
其次,地貌及人口。
芬蘭號稱千湖之國,對你沒看錯,不是海,是湖,淡水湖。芬蘭境內大大小小隨處可見湖泊,每個湖泊旁邊都有簡易的小木屋,可以進去換衣服,下湖游泳。但是我當年出去玩,幾乎沒在任何湖旁邊遇到過和我一起下湖游泳的人。他們人口太少了。芬蘭主要人口幾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幾個大城市,Helsinki、Turku、Tampere、Jyvaskyla等,北部人就更少了。
除去湖泊,他們整個國家的地基是在大石頭上,這也是為什么如果去過芬蘭會發現他們的樹木花草,都長得特別細特別高,因為根很難扎得深,同時又缺乏光照,就使勁往上長,就都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又細又長的。這也造成了他們本地很少能生長蔬菜水果,所以他們的蔬菜水果基本都是從西班牙進口的,于是就很貴。這里要說明什么呢,他們人口少,氣候差,造成作物有限,所以飲食上難健康均衡,同時經濟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