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0年中國發展主要的目標之一是啥?工業化。
那么如何實現工業化呢,那就必須城鎮化,把人從土地放出來,放到城鎮里。
那么要實現城市化,你就得建城市。可是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建城市的錢哪里來呢?土地財政。
所以房價這么高,你可以換個角度,是你用一筆錢買斷了城鎮及配套服務,包括但不限于附近的地鐵,教育,三甲醫院,以及一些城市服務,比如消防,警察。
而要實現這個過程的經濟性,那必然就是選擇集中住房,一條地鐵,輻射更多的人口,一家醫院,覆蓋更多的人口。
所以結論很簡單:要保持高速發展,要實現大量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要在同樣的建設成本下提供更多的服務,那么集中建房就是經濟上的最優解。
所以今年房地產沖不動了,國家就開放了下一版本:允許郊區建設容積率更低的住房。
這樣做的缺點也顯而易見:人口不夠集中的情況下,公共服務的成本就會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