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臟病最為常見,患有多種疾病常常使用多種藥物。此外,老年患者還常常出現衰弱、營養不良、睡眠障礙、認知功能下降、慢性疼痛、焦慮抑郁等老年綜合征,使病情復雜化,加之老年人心理調節能力和生理機能都有衰退,因此老年人的疾病治療和藥物使用更需小心謹慎。
1、代謝減慢,應注意觀察副作用
藥物大多需要通過胃腸道吸收,經過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樣劑量的藥物,老人對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減少,代謝時間延長,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因此經常服藥的老人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等指標。
2、出現典型癥狀要盡快服藥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發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在日常做好防護、接種疫苗的同時,根據地域、氣候、體質的不同,可以通過中醫藥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感染或降低感染后疾病加重程度。如果感染了,出現典型癥狀,要盡快進行治療。如果出現胸悶、氣促、高熱不退等癥狀,建議盡快到醫院就診。
3、一些藥物對老人的傷害更大,應盡量避開
很多復方感冒藥含抗過敏成分撲爾敏,能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癥狀,但前列腺增生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藥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難;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藥,但胃腸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臟疾病的老人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