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宗絕嗣的話,小宗入大宗的順序是要從跟現在最近的先帝的血緣關系上排的,就像明英宗朱祁鎮因為土木堡之變被俘,在英宗的兒子都是幼沖之年,國家急需一位長君的情況下,明英宗同父弟,宣廟之子朱祁鈺優先繼位,如果宣廟只有堡宗一個兒子,那就是從宣廟的父皇仁廟后嗣里找繼承人,如果再沒有(這也忒慘了點),再然后就是太廟后嗣,再然后才是朱元璋的祖廟后裔,武則天這種做法是在除掉高廟的一部分子嗣后把太廟(李世民)和變成太上皇后生了幾十個兒子的唐高祖李淵子嗣乃至唐高祖登基后封的李姓宗族給殺了一大批,剩下的那批基本都是遠的不能再遠的,按照禮法(如果能變出十萬大軍打進京城當我沒說),除非流有武則天血脈的一大批高宗子嗣全死光才有可能繼位。
而武則天的親生兒子還活著好幾個,閨女鎮國太平公主和孫女安樂公主因為有這個成功范例也對皇位躍躍欲試呢(萬事開頭難,有先例緊跟著來第二例阻力真的小太多,安樂公主差點成為皇太女呢),孫子孫女曾孫子曾孫女都有一大片,以當時周朝/唐朝的國力也不可能出現靖康之變/河陰之變那種極端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武則天為李治殺出了高祖待遇,確保之后的皇帝都流著高宗的血,而且還給后繼者剪除了這么多需要優待的宗室,是你,你不樂?
(皇室小宗們賢能守法的少,還是特權階級,史記諸王列傳里劉姓王爺們除了繼承大統的沒什么好餅,貪財的好色的還好,沒事出去扮成強盜殺人劫貨的,不服中央管教屢屢誘殺兩千石大官的,跟自己親生女兒親姐妹私通的(好幾個……),圖謀造反的,那簡直沒完了,就是李唐也是,滕王閣序大家都聽過,滕王是李淵當上太上皇后生的的小兒子,因為不在乎政治被李世民寵愛,到李治那里李治就看這個花錢多還不上相的王叔一萬個不順眼的,把人一貶再貶,滕王被貶后個人愛好是強迫大臣美貌的妻子與他私通,名聲臭不可聞。這人有十八個兒子,又得讓朝廷撥錢,武則天在還是太后時就扔詔獄弄死了六個,李治在地下知道不得蹦起來說媳婦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