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很多不同意見,但是也不能絕對認為發熱第一天機體還沒反應,就查不出來,這個觀點太絕對。
我來舉個例子,一個4歲男孩,發熱第一天給他化驗,但是精神有點軟,現在很多病毒共舞的季節,可能是新冠或者流感,為什么這樣認為?
從化驗單,可以得到有關有用的信息:
白細胞正常,淋巴細胞百分比和絕對值均下降,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超敏CRP正常,最后一項血清淀粉樣蛋白A升高。
結合臨床體溫是高熱,流感可能性大,新冠不能排除,但可以排除細菌性感染,最后檢測一下新冠和流感核酸,進一步明確,至少不濫用抗生素。
很多人簡單認為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就是細菌感染,這點完全錯誤。
兒童發熱為什么通常化驗血常規?舉臨床案例手把手教會大家。
兒童發熱生病時,進行血常規和超敏CRP,有助醫生及時識別出嚴重感染性疾病和感染類型,所以兒童發熱時通常有必要檢測。
那什么時機進行檢查?
1. 孩子發熱的癥狀持續或加重,如果孩子的發熱持續超過48小時,特別是如果癥狀沒有改善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如嗜睡、呼吸困難、持續嘔吐等),則可能需要進行血常規和CRP檢查。
2. 通過孩子的癥狀和查體,不能明確發熱的病因,做這項檢查有助醫生進行這判斷感染的潛在病因。
3. 有些感染性疾病,隨著病情變化而而變化,需要動態復查或者監測。或者判斷疾病治療轉歸情況需要。
4.嬰兒發熱,可能潛在嚴重感染的時候,及時化驗,及時識別與干預。
孩子發熱生病是否第一天就要進行這項檢查,通常取決于孩子的具體癥狀、體征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和判斷,沒有絕對。
如果精神狀態好的,體溫不是高熱不退的,沒有基礎疾病的,沒有嘔吐皮疹的,不是嬰兒的,可能不需要立即進行這些檢查。
當然剛起病,機體炎癥反應并沒有達到高峰,化驗的數值可能比較低,所以化驗的陽性結果并不高,做或者不做請遵以上原則。其實疾病在動態變化中,如果早期化驗正常,但是臨床癥狀加重的,或者體溫持續不退,也有必要動態復查,甚至完善其他輔助檢查。
另外大家對于血常規里面的淋巴細胞百分百和絕對值高低也要關注,流感發熱48小時內,可能就是白細胞正常,淋巴細胞絕對值下降,大家不能視而不見,如果單核細胞高,異形淋巴細胞等等如果也不重視,那么您通常就認為早期化驗血常規是沒有意義。
其實在流感核酸檢測不能在門診普及的時候,通常檢查血常規還是有所發現,甚至特異性也不低。包括新冠也一樣。
總之,在孩子發熱的第一天,沒有嚴重癥狀或特殊情況,通常可以不立即進行血常規和CRP檢查。但是如果基礎疾病,低齡的,體溫高熱,精神差的,有其他嚴重及特殊情況,及時化驗,不能簡單認為發熱第一天就沒有必要,即使化驗正常,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及體溫變化,及時動態復查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