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嶺南,設置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廣西大部分地區屬桂林郡,故后來簡稱為“桂”。
宋朝,廣西稱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是為“廣西”名稱的由來。 元末,設立“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 其實,從古到建國初期,廣西都沒有海岸線的,看看下面圖片,你會發現,靠海的都屬于廣東管轄。
那么廣西什么時候才有了海岸線的呢?答案就是1951年,大家都知道,廣西與越南毗鄰,當時的越南還未獨立,越南正在辛苦的趕法軍出去,當時,中國也有部分出于幫助越南的目的和為了廣西得到更好的發展,于是在中央的協調下,廣東省大方一回,將廉州府地區劃給了廣西,在這里設立了欽州。我們都知道,不可能白得,那么廣西也為了補償也有表示,那就是將廣西梧州的懷集縣劃歸廣東,隸屬肇慶。
時間來到了1955年,越南人終于趕走了法國人,那么當初劃歸廣西的目的沒有必要了,于是在1955年,廣東又把之前給廣西的欽州給收回了。但是怎么說呢,人算不如天算,法國人雖然了,但是越南又招惹美國人,越戰持續了快20年,而且當時1958年,廣西成立了自治區,無論是出于抗美援越還是經濟發展的考慮,那么廣西都必須要有海岸線。所以,軟磨硬泡之下,直到1965年,廣東終于將欽廉地區劃入了廣西,從此廣西就是這樣得到了上千公里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