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折江”,因省內最大河流錢塘江彎曲如“之”字而得名。
春秋時浙江分屬吳、越兩國(吳越之地非常大,包括了浙江、江蘇、及其安徽江西部分區域)。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會稽山在紹興,最有名的就是會稽山黃酒了)。三國時富陽人孫權建立吳國(吳國自稱為江東,原因就是中原地區來看今江浙一帶是江東。同理,他們眼中的江南是湖南一帶而不是如今的江浙,這些名詞也是有特定的歷史含義的;宋代才女李清照里面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指的是長江以東區域,如果查看地圖你會發現長江流經安徽南部境內后,向東北方向斜流,幾乎呈現南北流向,故江之東為江東。)。唐朝時浙江先后屬江南東道、兩浙道,漸成省級建制的雛形。五代十國時臨安人錢镠建立吳越國。元代時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明初改元制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至此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基本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