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的“川”是河流的意思。四川省有長江、泯江、沱江、嘉陵江4條大江,因而得名四川。這個說法也只是一種傳說。據考證,宋朝的時候,這里設了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陜四路”,以后就簡稱四川了。
清初,由于四川人口銳減,康熙皇帝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這就是后來的“湖廣填四川”。清朝分全國為18行省,并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整,遵義改屬貴州,基本確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了。在川西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從清初至清末,實行“改土歸流”。
同時我們在西藏部分提到,當時四川與西藏中間還有一個西康省,1935年,蔣介石勢力進人四川,為了“剿 共”的需要,把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和西康行政督察區。
1939年,又將西康督察區和四川的17、18督察區合并成立 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1949年四川解放后,四川地區中央設立了川東、川西、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和重慶市及西康省,
1952 年9月1日,撤銷川東、川西、川北、川南四個行署,恢復四川 省建制,重慶市改為省轄市。
1955年10月撤銷西康省,將金沙江以東各縣并人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1997 年3月,重慶市升格為中央直轄市,并將涪陵、萬縣二市和黔江 地區劃歸重慶。
四川以金沙江 橫斷山脈為界與西藏劃分、以秦嶺大巴山為界與陜西相鄰,四川與云南界湖是瀘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