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清朝以來,邊界都是比較穩定的。湖南自宋以來,都是農業大省,明代政府一紙令下,有大量移民遷入湖南,形成了歷史上所謂“江西填湖廣”的局面(后一句是湖廣填四川,這也是如今長沙人稱江西人為老表的原因),人口的劇增和湖南本身也適宜種植水稻,湖南地區成為全國糧食主要產地,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將“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改為“湖南熟、天下足”。(中原人民大規模南遷的移民潮有三次。分別是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唐朝末年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南北宋的靖康之亂。這都為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由北向南提供了基礎,直到如今,南強北弱的局面一直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