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簡稱鄂,是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戰國時湖北與今湖南同屬楚國地域(偉大詩人屈原就是楚國人,后楚國被秦所滅,西楚霸王項羽橫空出世,將秦滅了,這就是說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漢代屬荊州(三國時期大意失荊州就是這,被吳所管轄),唐代屬山南道(后改稱山南東道),宋代是荊湖北路,元代與今湖南同屬湖廣行中書省,清代始稱湖北省。
壺瓶山是湖南湖北的界山,戰國時湖北與今湖南同屬楚國地域,漢代屬荊州,唐代屬山南道(后改稱山南東道),宋代是荊湖北路,元代與今湖南同屬湖廣行中書省,清代始稱湖北省。
所以,湖南與湖北大致相隔了洞庭湖,湖北與重慶的界山是巫山,可謂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湖北與安徽的界山是大別山,與江西的界河是長江,界山是幕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