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作為地區名稱,歷史上出現很早,而且變化很大。春秋時期,晉國居太行山以西,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時晉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晉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戰國、秦、漢時期則是指崤函以東地區。因為秦在關中,故稱崤函以東六國(楚、齊、韓、魏、趙、燕)為山東六國,或云關東六國。此時山東與關東意義相同。
山東作為行政區是從北宋開始的。因為它的位置在當時京都開封的東面,所以又被稱為京東(這可不是強東的京東啊,)。金朝的時候,都城設在了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所以就把京東改名為山東了。明朝初年改稱山東省,一直延用到現在。
山東南部與江蘇省接壤,其中界線就是微山湖,但是微山湖基本上都是屬于山東管轄微山湖所在的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面積約為1780平方千米,大概能達到深圳市的九成大小。雖然微山縣看起來挺大,但是陸地面積卻很小,整個微山縣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微山湖水。也就是說微山湖大概占了整個微山縣的70%以上。這在全國來說也是比較罕見的。
1953年,為了更好的管理微山湖,設立微山縣,將整個微山湖湖區基本上都納入微山縣的管轄范圍。也就是說整個微山湖基本上都歸屬于山東省了。(但是兩岸人民斗爭并沒有因此休止,進入新世紀以來,還時常有矛盾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