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中國,任何有悠久歷史的國家,省份界線都不會是直線。而直線劃分僅適用于像美國這樣歷史較短的國家。
中國的省份劃分遵循幾個原則:順應地形、錯綜復雜、以及無人區的直線劃分。
“順應地形”是指依據山脈、河流、長城、鐵路等自然地標劃分邊界,以便管理。例如,京津冀地區,北京大興與房山、固安以永定河為界,通州與北三縣以潮白河為界,密云與灤平、薊州與興隆以長城為界。河北與山西以太行山為界,山西與陜西以黃河為界,福建與江西以武夷山為界,湖南與廣東以南嶺為界,陜西與四川以大巴山為界,四川與西藏以金沙江為界等。
“錯綜復雜”的劃分旨在防止地方割據,有時會出于政治考量而非自然地理將某地劃入特定省份。例如,漢中屬于陜西而不是四川,甘肅的邊界也同樣復雜。北京的例子包括東城南部與豐臺的邊界,因老北京南站而有小突起,該站原屬崇文區(2010年劃入東城區)。
在“無人區直線劃分”中,荒涼地帶不需遵循前述原則,可直接劃成橫平豎直的線條。新疆荒漠的劃分和北京門頭溝區的界線較為直接,因門頭溝除門城外主要是連綿山脈。
美國等歷史較淺的國家則無需考慮復雜因素,采用直線劃分。相比之下,歐洲國家的劃分同中國一樣復雜,這反映了他們豐富的歷史。
因此,無需羨慕美國的直線劃分,歷史悠久的國家的邊界劃分自然會像上文所述那樣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