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其實很像春秋戰國時期,嬴政他自己從小就是在趙國長大的,你看秦人在乎這個嗎?
而且春秋戰國時期,其實相比于歐洲已經算相對集權的了。歐洲最散的時候有三萬多個獨立的政治單元哦。畢竟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結構使得他們整體來說是一種非常松散的狀態。所以用春秋戰國來比對可能都不太合適,更類似于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國的君主王建是河南許州人。南漢高祖劉?是河南上蔡人。南楚開國國君馬殷是河南鄢陵人。對當地人來說,這些君主不也是妥妥的外國人嗎?
他們當然不在乎,因為他們很清楚,只要君主沒有攜帶一個依附于他的蠻族基本盤,那么他是漢人胡人都無所謂,當然,他們內心深處肯定是更傾向于漢人的。不過,如果某位胡人很厲害,他們也不是不能接受。例如李克用。
即便你是胡人,如果沒有那種蠻族基本盤,那么你還是只能重用當地的漢人,甚至于你還得表現出一種皈依者狂熱癥,比周圍的漢人更加狂熱擁護漢文化才能坐穩江山。李克用當年不就恢復了唐朝的名號嗎?
而且同樣是歐洲國家,你看俄羅斯人對蒙古人是什么態度,希臘人對土耳其人是什么態度?因為后兩者是真的自帶了一個蠻族基本盤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