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來說,做不到。
因為工作原因,和某省(自治區)的各地級市血站及部分醫院血庫檢驗科有過頻繁的業務往來,也和他們聊過這個問題。
目前醫院用血的主要方向還是救急,如果病人大出血,無論是醫院還是血站,都會想方設法的為你調血,基本不會出現獻血換血的情況。但這種大出血的病人用血量是很恐怖的,甚至部分病人都是靠持續輸血來續命,一個人可能就要用掉幾十上百個人的獻血量。
如果你以及你的家人的社會地位較高,或者是醫生家屬這種特殊身份,一般醫院也會走正常渠道給你申請用血,基本不會卡你,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很多,畢竟人是在你醫院,中心血站可承不到這個人情,所以相對還是比較收斂點。
最后就是以上兩種都不是的,無論你有沒有獻過血,只要你短時間內死不掉,或者是手術需要備血。那么很遺憾,血庫會告訴你,需要做定向捐獻或者互助,才能用到血。
同過從以上的內容,你們也能看出,無償獻血不能及時用血的主要原因不是在于利益,更多的還是確實不夠用。不過我猜有人會想,就不能多存一些血,這樣不就夠用了么。
但是很遺憾,此路不通。血液制品的一大特點就是保存期短,儲存要求高,使用要求也高。一般全血的保存周期也就是一個月,分離類血液制品保存周期也不會超過半年。所以當遇到災害或者車禍類緊急情況,幾個人馬上就能清空當地血站的庫存,從而導致用血更加困難。
另一方面,血液的制備、儲存成本極高,你輸血交的那些錢真的是杯水車薪,大部分的錢還是靠財政撥款。如果血液過期了報廢流程也是及其麻煩,醫療血液制品無害化處理成本也是不低的。這還不算血型匹配的問題,不止是我們知道的A B O AB 以及RH血型,在輸血前還要做血型抗體的配血工作。故而血站經常會遇到某個血型被清空,其他血型的血堆著沒人用。
綜上所述,還是盡量理解用血的現行規則,這個問題雖然是現狀,但確實受到利益影響比較小,總結來說就是沒辦法的辦法。
除非未來在人工制造血液,血液儲存周期大幅加長,以及制造儲存成本大幅降低方面有所進步,否則血液使用制度基本不會又大的改變。
不過近幾年有個不錯的機制誕生,就是通過微信群等工具儲備愿意獻血的人群,當需要用血的時候通過這些工具召喚獻血。如果這樣的群體大到一定體量,可能就不會再需要進行獻血互助了。但總體來說沒有解決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