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聽過一個段子。
一個意大利的物理學博士,老家據說要建核電站,他跑回去抗議。
別人就問他,你自己學物理的,對核電站的安全性應該有充分的了解,為什么還要去抗議?
他說,我不懷疑核電站的安全性。但是我懷疑我老家那幫人的可靠性。正是因為我對核電站有充分了解,我才不相信他們能搞得好。
血站的問題是一樣的。
獻血的價值和安全性絕大多數人都認可。
有沒有風險?當然有。就跟核電站一樣,其實也是可控范圍內。
但是,血站那幫人,皇親國戚一大堆。工作輕松待遇不差,多少領導往這里面塞人?
這幫人的可靠性被質疑,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經常被獻血人員提出的一個事情,就是獻血量。
獻血量其實跟體重和身體素質關系很大。
45kg的女生,和80kg的大漢,對失血的耐受性完全不一樣。
同樣是70kg,一個走幾步就氣喘吁吁的胖子,和一個俯臥撐一做100個的壯漢,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400ml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撒泡尿的事情,喝點水就回來了。但對某些人來說,就會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甚至暈厥。
但是血站那幫人,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決定獻200還是400了嗎?
沒有,都是一股腦的抽血,抽到獻血者受不了為止。
雖然強制規定了女生45kg以下、男生50kg以下不能獻血。但50kg不到的女生,讓人家獻400的屢見不鮮。
關鍵是,有獻血者暈倒了,血站和衛健委也是能壓就壓,根本沒有問責機制。
獻血再安全,讓這幫人來做,以這種做法來管理,那都是隱患重重。
父母們可能不了解獻血怎么回事,但太了解事業單位那幫人成天怎么做事的了。
這個膿瘡不捅破,事業單位不做相應改革,把某些人清理出去,不能以獻血者利益為核心去開展工作,這個問題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