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解,為何全球都受日本排放核廢水的污染,看似只有中國和韓國在反對。
- 現在阻止已無意義
福島核事故的主因是核反應堆冷卻系統故障,導致堆芯過熱。當溫度超過包殼合金熔點,核燃料外泄,形成極高放射性的熔巖狀物質,不斷向下燒毀至地下水層,污染整個水循環。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類似,最終通過挖隧道、安裝隔離層解決。1986年5月3日,約4萬工人參與救援,歷經45天高溫和輻射,建成隔離層,保護了歐洲地下水。
日本自衛隊拒絕執行類似任務,日本只能用海水冷卻堆芯上部,無法阻止下部繼續燒穿地層。福島熔毀堆芯沉降程度未公開,有猜測認為日本敢排放核污水是因為底層已穿,地下水已受污染。核電站位于海邊,地下水與海洋相通,既然地下水已污染,守護地面核污水無意義。自建儲水罐以來,已發生多次泄露,放射性物質外泄,再守已無大意義。
- 環保議題本身雙標
國際原子能機構聽名頭大,實際無權批準日本排放核廢水。美國控制該機構,常以此機構報告作為制裁依據。但美國自身核試驗導致污染,國際原子能機構僅發表輕描淡寫報告,不要求賠償。美國不追究日本污染,因需日本配合反華戰略。近年日本態度轉變,可能因美日交易,美國以支持排放換取日本反華立場。美國可隨時借此要求日本賠償。因美國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批準排放,歐美及環太平洋國家沉默。
- 日本在核廢水無害宣傳上努力
日本投資重建福島形象,由農業水產省、復興廳策劃,外務省執行。2020年東京奧運火炬傳遞起點福島,賽事也在福島舉辦。2018年外務省組織“中國記者團”訪問,實為宣傳。日本向東南亞、太平洋島國提供援助換取食品出口。日本認為福島食品無害,核廢水排放亦然。日本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施壓(韓國媒體曝光賄賂事件),獲準排放。周邊國家因受援助不愿反對,民眾質疑時引用國際原子能機構認證無害。
結果,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似乎只有中國,其他國家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