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脂肪被稱為“壞脂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們在攝入過量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種風險增加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飽和脂肪會提高血液中的LDL膽固醇水平,而LDL膽固醇被認為是“壞膽固醇”,因為它可以積聚在動脈壁上,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
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會導致血管狹窄,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影響心臟健康:長期高攝入飽和脂肪與心臟病的發病率有關,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炎癥和血壓升高,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影響胰島素敏感性:飽和脂肪可能會影響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從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飽和脂肪的健康影響可能因人而異,并且取決于整體的飲食模式和生活方式。一些研究也表明,并非所有飽和脂肪都同樣有害,例如在某些傳統飲食中,如地中海飲食,雖然包含一定量的飽和脂肪,但由于其整體飲食結構平衡,對健康的影響可能較小。
因此,對于飽和脂肪的攝入,一般建議是在一個健康、均衡的飲食中適量攝入,并且盡可能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欖油、堅果、魚類等,這些被認為是“好脂肪”,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同時,建議減少加工肉類和全脂奶制品等高飽和脂肪食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