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退款還是要感謝一個叫梁誠的人。
1902年,清政府公使粱誠遠赴美國,同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商討庚款給人家“還金”還是“還銀”?
在和海約翰交談時,梁誠表示:清廷“財政支絀”,要是以金代銀償還,“民間艱于負荷,仇洋之念益漲,大局或有動搖……”
海約翰還算是通點人性,他長嘆了一口氣,說了一句:“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機敏的梁誠從他的話里捕捉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對美國實際損失開始調查,并不失時機地向美國國會以及議員游說,要求減退還不實賠款。
就這樣,經過中國人近6年的努力,1908年,美國國會總算是通過了法案,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國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自1909年起,中國每年向美派出100名留學生,五年后至少派50名,費用先由中方墊付,美方再以“施舍辦學”的方式退還。
雖然退款了,但是我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人家說怎么辦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