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確實存在許多物品含有微量的黃金,這些物品包括電子產品、珠寶、甚至某些類型的廢水和廢料。你提到的玉米芯、松果球、桉樹葉中含有黃金的說法,以及1934年科學家從1噸玉米芯提取出10克黃金的故事,實際上在科學文獻中并沒有廣泛的證據支持。這些說法可能源自對黃金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一些誤解或夸大其詞的報道。
然而,確實有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如某些類型的桉樹)可以通過其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金屬,包括黃金。這一現象被稱為“植物礦化”或“植物提取”,但這些植物中黃金的含量通常非常低,遠遠低于經濟開采的標準。
在現代社會,更實際的黃金回收來源包括電子廢料(如舊手機和計算機主板),這些電子產品中的黃金用于制造各種電子元件,因其優良的導電性和抗腐蝕性。此外,某些工業過程產生的廢水和污泥也被發現含有微量的貴金屬,包括黃金。
至于人類排泄物中含有可提煉的黃金,這一說法基于一些研究,這些研究發現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和污泥中確實含有微量的貴金屬,這些金屬主要來源于家庭和工業排放。不過,盡管技術上可行,但從這些來源中提煉黃金的成本和環境影響常常遠遠超過其潛在的經濟價值。
總的來說,盡管某些日常物品和廢料中確實含有微量的黃金,但從這些來源中提煉黃金通常不具備經濟效益,且技術挑戰較大。商業黃金生產主要依賴于傳統的礦山開采和黃金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