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時避免模式化回答。
面試旨在準確評估考生的實際能力。若考生僅依賴培訓機構的標準答題框架,可能會引起考官的不滿或厭煩。例如,使用“各位考官,我請求回答”、“領導將這項工作交給我,表明對我的信任”、“我將把這項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等典型句式,已讓考官感到厭倦。
- 表現出自信。
自信是自我認可的體現。如果單是一場面試就讓你顯得緊張不安、言行拘謹,那么面對緊急重要的工作情況時,如何能保持冷靜、妥善處理呢?有位40多歲的團級軍轉干部在面試中緊張到出汗淋漓、回答支離破碎,最終成績墊底。
- 展現深度。
政策理論水平是面試的關鍵考察點之一,通常通過綜合分析題來評估。“得綜合分析者得天下”正體現了其重要性。例如,在一次面試中,題目要求就綠色發展理念發表看法,結果兩位考生的回答差異巨大,一位僅圍繞禁燒工作描述,另一位則全面解讀了綠色發展的意義、成果及方向,后者的答案顯然更為出色。
- 思路清晰。
政府工作中經常需要解決復雜問題,因此面試常設有應對緊急情況的題目,如群眾上訪、網絡謠言、組織活動等。但許多考生在回答時缺乏條理、思路混亂。比如,面對“餐廳食物中毒事件”的題目,不少考生未能明確問題的輕重緩急,無法有效處理中毒者、家屬、餐廳、管理部門及輿情等問題,這看似簡單的問題成了許多考生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