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運動給身體的促進是長期的,對情緒和思想的調整更是長期且間接的。我們不會只在運動中就完成情緒的轉變和性格的塑造,因為當我們長期堅持一項運動,需要加強意志力,增強耐心,學會清醒而嚴苛的認識自己,舍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和自戀,接受多次的失敗,在成功時保持冷靜,保持好學之心,用于認錯和及時糾錯,懂得交流和互相幫助……
"運動產生多巴胺"這句話本身并不是騙人的。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通常與快樂、獎勵和動力等感覺相關聯。事實上,運動確實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以及其他與愉悅感相關的化學物質,如內啡肽和血清素。這就是為什么運動經常被推薦作為緩解壓力、提高心情的一種方式。
然而,個體的體驗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不是每個人在運動后都會立即感到更加快樂或滿足。這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
1、個人差異:人們對運動的反應不同,一些人可能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心理益處,而其他人則較少。
2、運動類型和強度:不同的運動類型和不同的運動強度可能會對人的心情產生不同的影響。有些人可能對某種類型的運動有更好的反應。
3、心理狀態:如果你在運動前就處于極度的壓力或抑郁狀態中,運動可能無法立即扭轉這種情況。
4、期望值:如果期望運動后立即感到快樂,但實際上并沒有達到這種預期,可能會感到失望。